新闻中心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法国政府日前宣布,应布基纳法索政府的要求,计划于一个月内从该国撤出法国军队,并召回其驻布大使。去年以来,布基纳法索成为继马里之后又一个要求法军撤离的非洲国家。
非洲多国曾是法国的殖民地,至今仍在多个领域深受法国影响,特别是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这两个国家所在的萨赫勒地区。这里是国际恐怖主义滋生的“重灾区”,也是法军“反恐”的主战场。然而近期,萨赫勒地区国家接连对驻非法军下“逐客令”,并很快得偿所愿。
当地“反法”情绪高涨是直接原因。美英法等北约国家帮助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后,一片混乱的利比亚成为恐怖袭击向萨赫勒地区外溢的重要源头,令该地区民众备受困扰、心生怨言。加之法军多年来在萨赫勒地区反恐成效不佳,当地民众质疑法军存在“正当性”的声音此起彼伏,且多次发生集会示威活动。此外,安全形势的恶化,又引发萨赫勒地区国家政局动荡,而法国惯于插手当地政权更迭的行径,无疑激起了这些国家对法国的强烈抵触心理。
法国政府有意摆脱当地“反恐泥潭”是深层原因。法国凭借军事存在和行动,目前仍是在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域外国家之一,但同时也为维持“非洲宪兵”的角色背上了沉重包袱。2014年,法国在萨赫勒地区开展“新月形沙丘”军事行动,派遣数千名士兵与布基纳法索、乍得、马里、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协同打击恐怖组织。然而耗时8年,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,萨赫勒地区的恐怖组织数量不降反增,法国深陷“越反越恐”的泥潭。已然“吃不消”的法国政府,从终结“新月形沙丘”军事行动,到相继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撤军,都意在从“反恐疲劳症”中解脱,并试图在该地区改善法国的国际形象。
本文由蓝狮在线平台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emzinas.com/news/1313.html